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具有表面活性的生物化合物,除具有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理化特性外,还具有无毒、高效等优点,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并有可能成为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替代品或升级换代品。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在有机污染生物修复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这将为在我国开展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由于它的持久性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不仅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降低土壤环境质量,而且还可以通过生物富集进入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在污染土壤修复中,微生物修复技术与物理、化学修复相比具有非破坏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优点。使其成为最有前途的污染环境修复技术之一。
由于有机污染物的疏水性、以及污染物可能会被强烈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或进入土壤孔隙,使水溶液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造成微生物和污染物的隔离。由于微生物不能利用极低浓度的污染物,导致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停止或减缓。
因此,生物修复中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污染物的低水溶性,这使其生物可利用性受到限制。但可以通过施加表面 活性剂来增加有机污染物的溶解性,改善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可利用性,促进有机污染物降解。化学表面活性剂,其增溶能力有限,修复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易造成表面活性剂的污染。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低的毒性,更好的环境相容性,更低的成本等特点,近来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