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后具有能使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溶解度显 著增大的能力,且此时溶液呈透明状,胶束的这种作用称为增溶。
乳化和增溶的作用是连续的,但是本质上是不同的,增溶作用可使被增溶物的化学势显著降低,使体系变得更稳定,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只要外界条件 不变,体系不随时间变化;而乳化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
被增溶物在胶束中的位置和状态取决于被增溶物和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1、单态模型:被增溶物的分子在胶束内存在的状态和位置是固定的,通常有4种方式:1.1 非极性分子在胶束内部增溶1.2 在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增溶1.3 在胶束表面增溶1.4 在聚氧乙烯链间的增溶
2、两态模型:胶束内部溶解被增溶物而成为“溶解态”;当极性较小,且能溶于胶束 的 被增溶物具有表面活性时,则它亦能发生吸附使表面上过量,这种位于 极性较大的胶束-水界面的吸附称为“吸附态”。当发生吸附作用时, 吸 附量远远超过仅考虑烃内部溶解的量。
表面活性剂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合成洗涤剂、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纺织印染、食品等领域,随着其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表面活性剂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国内表面活性剂的消费量将会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同时,随着我国国内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国外客户对于我国产品的需求也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表面活性剂相关产品的消费量仍然偏低,消费量增长潜力很大。2016年,我国表面活性剂人均消费约1.3千克,其中以天然油脂基为主的醇系表面活性剂占25.00%左右,而日本人均消费已达3.5千克,其中醇系表面活性剂约占85.71%,北美人均消费已达3.8千克,其中醇系表面活性剂约占57.89%。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无论是在消费总量方面还是在产品结构升级方面均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